劉新成:關于提升參政議政能力的一點想法
2016年民進中央把參政議政確定為年度工作主題,下面我就提升參政議政能力,談個人學習體會。主要談兩個問題:為什么需要提高能力和提高什么能力。
一、為什么需要提高能力?
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外部環(huán)境對民進的期待,二是民進建設的內在要求。
第一,外部的期待。即客觀形勢的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我們提出了提升參政議政能力的要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民進要主動應對挑戰(zhàn)。主要面對三大矛盾:
一是效率與公平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兼顧公平與效率。知易行難,前人沒有留下成功的經驗?!?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蒂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是因為貧富分化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不公平”造成的。
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也沒有解決好“兼顧”問題,它只有公平,沒有效率,前蘇聯被里根政府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經濟低效。我們現在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破解兼顧效率與公平的難題,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
二是“現代化模式”與國際體系的矛盾。沃勒斯坦的“依附理論”認為西方國家實現現代化是依托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利用周邊國家的“不發(fā)達”、“欠發(fā)達”,來化解本國發(fā)展中遇到的問題。而我國是在一個全新的國際環(huán)境下發(fā)展的,我們追求合作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絕不會像西方那樣“以鄰為壑”,所以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既要借鑒發(fā)達國家的某些經驗,但又要認識到我們走在一條完全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上,這條道路的成功,要靠我們自己去摸索。
三是對外開放與國家安全的矛盾。對外開放有利于進步,但也會導致內聚力的消解,對國家安全會構成某種挑戰(zhàn)。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直強調民族自信、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都是在思考如何在開放中保持、增進民族凝聚力。在全球化時代如何處理這對矛盾也沒有先例可循。
民主黨派必須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三大矛盾的解決作出應有的貢獻,否則將愧對參政黨的使命。
第二,自身建設的要求。民主黨派被定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究其內涵有兩點,一是民主黨派必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智慧,二是執(zhí)政黨和政府相信民主黨派具備參政的能力與優(yōu)勢。因此,民進應圍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和國家重大戰(zhàn)略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等職能。
民主黨派的優(yōu)勢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具有超脫的地位。沒有部門利益,也沒有本黨派所追求的特殊利益。由于政府部門之間的區(qū)隔,有些需要彼此協調的問題不易察覺,或察覺了也“不便”說,說了也難以解決。這個時候有黨派的參與,就有利于問題的解決。二是具有自下而上的系統(tǒng)。與個人或者學術機構的參政議政機制不同,黨派從基層組織到地方機構再到中央,有一個垂直的組織系統(tǒng),會員分布在各個階層,既能“接地氣”,也有“直通車”。如基層會員通過會內渠道向高層反映問題,再比如還有“進海協商”、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等“直通車”等。三是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民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會章中明確為“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同時民進又有“老實黨”的稱號,有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說實話、說真話的傳統(tǒng),在參政議政中表現為道實情、建良言的優(yōu)勢。
二、提高什么能力?
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能力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作為會員個人的能力,二是作為黨派組織的能力。
第一,個人提高什么能力?
首先是知識遷移能力。民進會員各有業(yè)務專長,要把這些專長用于參政議政就要善于知識遷移。一是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從專業(yè)角度為國家、地區(qū)、單位的有關方針政策提建議。二是善于把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體驗轉化為對國家、地區(qū)、單位的方針政策的建議,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體驗也是很重要的知識資源。
其次是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個人認為,參政議政捕捉的信息一定是政府的“盲點”。所謂“盲點”,一是政府沒看到的問題;二是政府看到了,也想解決,但目前沒有好的辦法,需要民主黨派和其成員幫忙想辦法、出主意,這樣的信息提供、參政議政才是有效的。
再次是對“度”的認識能力。對兩難問題怎樣權衡和選擇,就考驗了對“度”的認識和把握能力。測量這種能力有幾種方法。一是看可操作性,即提出的建議是不是能夠做到,脫離實際的不宜提;二是看是否經過換位思考,沒有經過換位思考,提出的意見往往不靠譜。
第二,組織提高什么能力?
首先是整合資源的能力。包括整合會內外資源,整合專家和普通會員的資源。如何充分調動已有資源,同時利用好會外資源,是一個挑戰(zhàn)。黨派成員特別是機關干部,要能夠把一批人聚攏在自己周圍,在需要就某個問題研究、討論、出主意時,能夠找到人來幫助自己。
其次是體制建設能力。從中央到地方在這方面有很多好的經驗,如把專委會從榮譽性機構轉變?yōu)楣ぷ髌脚_和特邀研究員制度,如何發(fā)現會外的優(yōu)秀人才并保持日常聯絡,也是體制建設的重要方面。
再次是機制建設能力。所謂機制建設就是調動工作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這方面民進中央也有一些好的做法,如向參政議政成果被采納的會員的單位發(fā)送通知書,使會員所在單位的黨委、民進組織了解他為參政議政所作的貢獻和得到的肯定,為會員在單位的發(fā)展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
最后是機關建設能力。要做好體制機制建設,機關干部能力的提高很關鍵。有兩項比較重要的能力,一是聯絡能力,要善于和專家學者做朋友,使他們愿意合作、愿意作奉獻。二是眼光要敏銳,機關參政議政部門的干部更要如此。眼光是否敏銳和個人的素質、境界有很大關系。機關參政議政部門的干部和主管這些部門的領導要做到“慧眼識珠”。
?。ū疚氖敲襁M中央副主席劉新成于2016年5月17日在學習實踐活動聯系點民進天津市和平區(qū)委會所作的專題講座)